bwin官网入口

铜市风暴眼:库存新低遇隐性风险价格或一触即发
发布时间:2025-08-19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价格在6月9日(周一)延续涨势,盘中上涨1%至9778美元/吨,创下近两周新高。这一波上涨背后,库存锐减与供需格局的微妙变化成为核心驱动力,而中国市场的产能扩张与隐性库存积累则为市场增添了不确定性。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格在6月9日(周一)延续涨势,盘中上涨1%至9778美元/吨,创下近两周新高。这一波上涨背后,库存锐减与供需格局的微妙变化成为核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价格在6月9日(周一)延续涨势,盘中上涨1%至9778美元/吨,创下近两周新高。这一波上涨背后,库存锐减与供需格局的微妙变化成为核心驱动力,而中国市场的产能扩张与隐性库存积累则为市场增添了不确定性。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格在6月9日(周一)延续涨势,盘中上涨1%至9778美元/吨,创下近两周新高。这一波上涨背后,库存锐减与供需格局的微妙变化成为核心驱动力,而中国市场的产能扩张与隐性库存积累则为市场增添了不确定性。

  据最新数据,截至6月6日,LME铜库存已降至13.24万吨,较年初水平(26.5万吨)近乎“腰斩”,创下2024年7月以来最低纪录。分析指出,本周LME铜库存环比减少11%,而国内社库环比增加7%,形成鲜明对比。库存下降的主因被指向贸易商的提前布局为规避潜在的美欧铜关税政策,大量金属正被转运至美国,导致全球显性库存持续被抽离。

  值得注意的是,COMEX铜库存同期却攀升至2018年9月以来新高,显示区域间库存转移的复杂性。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此消彼长”的库存分布或加剧市场波动,尤其当关税政策落地时,跨市场套利机会可能进一步放大价格波动。

  中国市场的供需动态同样牵动全球神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中国精炼铜产量达667.2万吨,同比增长7.0%,其中6月单月产量112.8万吨,同比增幅扩大至3.6%。新增冶炼产能的持续释放,使得中国在全球铜供应中的角色愈发关键。

  但产能扩张的另一面是需求端的隐忧。市场调研显示,6月国内铜社会库存去化暂时停滞,下游企业采购情绪趋于谨慎,高升水与月差结构有所弱化。尽管bwin官网如此,原料端铜精矿供应趋紧(精废价差扩大至1388元/吨)仍为铜价提供成本支撑,冶炼厂出口预期升温亦对价格形成托底。

  SP Angel分析师警告,当前铜市呈现“隐形紧张”特征:LME等交易所显性库存下降,可能掩盖了中国隐性库存的积累。根据目前行情测算显示,截至6月5日,全球三大交易所铜库存合计43.5万吨,环比仅微降0.4%,但国内主流港口铜精矿库存环比下降6.1%至74.7万吨,显示原料端紧张局势未缓。

  更深远的风险在于,全球能源转型对铜的需求持续增长(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而矿山供应增速滞后。有关机构分析预测,若下半年供需缺口扩大,铜价可能突破9800美元/吨关键阻力位,进而挑战历史高位。技术面亦支持这一观点:LME铜价若站稳9800美元,上行空间将被彻底打开。

  尽管基本面存在支撑,但市场情绪仍显谨慎。目前铜市情绪指数本周录得48.48,虽较上周上升3.05,但仍低于荣枯线。分析指出,宏观因素(如美联储降息预期、中美贸易谈判)与微观供需的博弈,将导致铜价波动率维持高位。

  对于后市,相关分析机构预测LME铜价运行区间为9550-9910美元/吨,国内沪铜主力合约则可能在77200-79800元/吨震荡。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关税政策落地情况、中国隐性库存释放节奏,以及全球矿山供应扰动(如刚果洪水对卡莫阿-卡库拉铜矿的影响)。

  总体来看,当前铜市正处于“库存新低”与“隐性风险”交织的关键节点。短期而言,贸易流向调整与关税政策仍是主导因素;中长期看,能源转型需求与供应弹性的矛盾,或将决定铜价能否突破历史桎梏。市场参与者需在波动中把握结构性机会,同时警惕潜在的政策与供需反转风险。